用什么壶冲泡大红袍茶更合适
泡大红袍的茶具
盖碗
大红袍是重度发酵,味道很浓。用盖碗也可以把大红袍的美味泡出来。
紫砂壶
品质好一些的紫砂壶最好,好的紫砂壶可以助茶,同时也可以增加茶趣。
朱泥壶
红泥和朱泥一般目数和烧成温度较高、含铁质多、密度大,对这种高香度茶香味吸附损失少。
仿古壶
在器型上易选择矮身桶、大口沿的中小容量壶,如仿古、虚扁、莲子、水平等。
紫泥段泥
紫泥段泥泥质疏松、烧成温度较红泥低,适合普洱、红茶的冲泡。
陶器和瓷器壶
由于从品茶的角度来看,以陶器和瓷器最好,其保暖性好,沏茶能取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好看,具备艺术欣赏价值。
洋瓷
大红袍可以用洋瓷泡很适合。分子化合物塑料茶具,虽有轻便、不容易用坏之长处,但是一般都是在口渴的时候方便使用的。
保温杯
保温杯也可以。冬季,有人常喜用一种保温杯,不过这种杯子普遍只适用于普通点的茶,如乌龙茶和红茶,绿茶就不是那么的合适了。
大红袍紫砂壶适合泡什么茶
大红袍紫砂壶适合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铁观音和普洱茶 。
大红袍紫砂壶红豔夺目,气质高雅,令观者满受瑞气临身,鸿运当头之意;为濒临绝灭之极品朱泥。
质感绵密、紧实细致,持之扎实沉重、红润豔丽,泥中极品,无以伦比;泥胚含少许原矿颗粒,冲淋热水后色变极大,呈红中带紫,养壶易现“包浆”之美。
扩展资料:
大红袍茶壶用产于宜兴的大红袍泥料,经过多道工艺程序反复制作而成。
民国徐珂在《清类钞》一文中描述道:“泥初出山时,大如煤块。舂以杵,必数次,始取其较细者,浸之於池,经数月,则粗分子下沉。其最上层,皆有黏性,乃取以制器。”这是一种典型的手工加工方法。
直到解放前后,有用石磨磨泥粉的手工制法,此法一直沿用到1957年。在1958年,紫砂泥的加工实现了机械化。用石轮辗破碎,加工细度控制在60目筛左右,1959年开始应用雷蒙粉碎机,细度在100目筛以上,湿水后通过真空绫泥机捏练,成为供制坯用的熟泥。
紫砂泥团粒最大尺寸在宋朝中期 0.7~0.5m/m 26~35目,清朝前期 0.5m/m 35目清朝中期 0.3m/m 55~60目,现代手工制 0.3m/m 60目现代机器制 0.15m/m 100~120目。
应用手工制备的熟泥,经手工成壶,烧成后,由于泥团粗细悬殊,烧成时体积收缩不一,外表粗颗粒略有凸出,又富有滋润光泽的质感。
犹如天津鸭梨的梨皮状,而疏松的内壁因泥料矿物组成和团粒堆积等因素而形成的空隙,具有一定的气孔率和吸水率。
用机器练制的熟泥,尽管手工成型,烧成条件不变,但其表面已失去梨皮状的艺术效果,制品的吸水率从通常的3~5%下降到目前的 1%左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大红袍茶壶
大红袍壶的外表和别的紫砂壶的外表有什么不同
不知察枯掘道你指的败游是壶型外表还是泥料的外表,大红袍泥料颜色是比较暗红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鲜艳,大红袍泥料也是非常好养的败核一款泥料来的,泥料细腻,质感好
武夷山正岩大红袍岩茶用什么紫砂壶?
如果你不是为了养壶,武夷岩茶不论是大逗春红袍还是行余其它品种茶都不要用紫砂壶来泡,泡武夷档指滚岩茶除了品还有观和闻,所以建议用盖碗。
“大红袍”,什么样的紫砂壶才最合适
高深筒,小盖口,朱泥类的,相对合适些。
个人体会,不对勿怪。